專欄連載Column

2024-01-03

第49堂 過度自信與自信不足

面對參加職業考試的壓力,該如何去做好心理上的準備?唯有透過長期數據追蹤,才能看出自己的真實樣貌。

一到年末,就是各種資格考試的季節。有人去日本參加巡迴賽資格考試,有人去美巡賽扣關,更有一大票人準備踏入職業世界的入門測驗。凡沒順利通過測試的,大致都犯了同樣的錯誤,過度自信與自信不足。

高爾夫球手的自我認知是很基本的一門必修課。職業高爾夫測試都有它的標準線,參加考試前,要先確定自己的差點是否在標準線的安全範圍內,而安全範圍是以標準線的3%推算,像是76桿×
4天,304桿的3%大約是9桿,你的差點換算桿數在295桿以內是自信平衡,否則,就會陷入過度自信與自信不足的迷失裡。

高爾夫的差點來自於心理、體能、技術與球具。測試的時候,心理會佔據90%,其餘10%是體能、技術、球具的總和。如果你相信心理因素主導測試的結果,那你在測試前花多少時間在心理訓練上? 還是很傳統的只把訓練時間花在技術及體能上面?

各國的一流心理訓練機構,規劃出的訓練模型都很接近,技術是基礎工程,要花40%的時間在技術鍛煉,心理與體能各佔25%,另外10%在球具的數據分析。如果你把絕大多數的時間耗在技術鍛煉上,可以想像你面臨測試考驗的時候就像是在走鋼索,一旦心裡祈禱奇跡出現時,就知道已陷入自信混亂的局面。

我的學生中通過職業測試的,都做到關鍵的一件事:長期追蹤數據。每天一早測量自己的脈搏、體溫、血壓、血氧濃度, 也每天追蹤每支球桿的擊打、切推的數字呈現,然後你會看到一個曲線出來,有高點及低點,在測試前24小時的各種數據呈現高點,就是自信平衡,你會有科學依據支撐你的自信,也避免陷入過度自信與自信不足的混亂。

一流球手的成功,缺乏數據支撐的,成功是偶然,很快從成功頂點落下也是偶然。一流球手的成功,有完整的數據,成功就不是偶然,而是必然。最近,有位青少年選手的家長問一件事,為什麼他的小孩在比賽的時候經常被逆轉? 我跟他說,你的小孩有做各種數據的追蹤嗎? 結果是沒有,表示他的小孩在比賽時候是盲目自信的狀態,一被逆轉就不知所措,這樣的球手沒有競爭力。

台灣的高爾夫在心理訓練這個領域,還停留在停停走走停停的階段。技術本位加體能、球具還不足以讓你有致勝的自信,攻城為下,攻心為上,古有明訓。希望大家讀懂這堂必修的心理課,能讀懂的,還要祝你在測試的時候好運!

賽場心理學的實踐家

黃承富
台灣運動作家中的ACE。日本東海大學專攻運動致勝心理學。右手玩高爾夫,左手寫棒球。現為完全運動智庫負責人。